今天是方志敏同志誕辰125周年紀念日,為了緬懷革命先烈,,傳承方志敏的革命精神,本期刊發(fā)上饒市方志敏研究會會長熊良華署名文章,,以饗讀者,。原文如下:
再次讀方志敏的名篇《清貧》,這篇寫于獄中的千字文,。文中講述的故事催人淚下,,文章最后那句“清貧,潔白樸素的生活,,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(zhàn)勝許多困難的地方”,,成為共產(chǎn)黨人的至理名言。
我細想方志敏寫這篇文章的深意,。方志敏在獄中,,自知時日不多,隨時都有殉難的可能,。他有許多重要的話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,,向黨述說,向戰(zhàn)友述說,。他在潮濕陰冷的監(jiān)獄中,,抓緊生命的每一天,躲過敵人的監(jiān)視,,夜以繼日,,揮毫疾書。所以在獄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用心血寫成,�,!肚遑殹分饕蛯懥税l(fā)生在方志敏自己身上的一個故事,看似簡單,,但方志敏為什么要寫這樣一篇千字文呢,?我們應(yīng)當怎樣讀懂方志敏的《清貧》呢?
方志敏的《清貧》和《可愛的中國》一樣,,是人們十分熟悉的名篇,。人們講艱苦奮斗和清正廉潔的時候,通常都會講到《清貧》,,會引用文中那句關(guān)于“清貧”的名言,。但在物質(zhì)富裕的今天,,不少人對“清貧”的理解有了疑惑:再提清貧是不是不合適了?革命的目的不是要過富裕的生活嗎,?就是共產(chǎn)黨員以及領(lǐng)導干部也不能總是過清貧的日子吧,?所以我覺得僅僅從字面來講“清貧”還是遠遠不夠的。方志敏所說的“清貧”不能單純理解為過清苦的生活,,而是有著非常豐富的含義,。我想起了習近平同志曾談起自己學習《清貧》的感受。2010年秋季時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:“我多次讀方志敏烈士在獄中寫下的《清貧》,。那里面表達了老一輩共產(chǎn)黨人的愛和憎,,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窮和富,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樂,,什么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,人到底怎樣活著才最有價值,。每次讀都受到啟示,,受到教育,受到鼓舞,�,!边@段話站在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高度,揭示了方志敏“清貧”的深刻意義,。我感到這是對《清貧》最深刻的認識和解讀,。
方志敏文中說:“矜持不茍,舍己為公,,卻是每個共產(chǎn)黨員具備的美德,。”“矜持不茍”“舍己為公”,,是方志敏為成語詞庫貢獻的兩個成語,。我想,這“八個字”也許是理解《清貧》一文的一把金鑰匙,。
矜持不茍,,舍己為公的核心是一個“公”字。怎一個“公”字了得,!用“矜持不茍”與“舍己為公”搭配,,表明方志敏認為“為公”有十分重要的意義,在“公”面前必須十分莊重,、慎重地對待,。“公”是什么,?《禮記·禮運篇》說“大道之行也,,天下為公,。”“公”字,,照東漢經(jīng)學家鄭玄的解釋,,即“共”的意思�,!疤煜聻楣�,,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�,!疤煜聻楣币恢笔亲怨乓詠碓S多仁人志士的追求,。孫中山曾大書“天下為公”四個字。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更是以“天下為公”為己任,,立黨為公,,執(zhí)政為民。方志敏講的“公”就是國家和人民,。他強調(diào)要犧牲個人私利,,一心一意為公,認為這是共產(chǎn)黨和國民黨的根本區(qū)別,。方志敏在《清貧》中用三個具體事例將共產(chǎn)黨和國民黨作了比較:方志敏雖然經(jīng)手的公款很多,,但一點一滴都是用于革命事業(yè),自己依然過著樸素的生活,,從沒有奢侈過,,“這在國方的偉人們看來,頗似奇跡,,或認為夸張”,;敵人逼被俘的方志敏拿錢出來,說“像你當大官的人會沒錢”,,方志敏回答:“我不比你們國民黨當官,,個個都有錢,我今天確實是一個銅板也沒有,,我們革命不是為著發(fā)財,!”方志敏幽默地說:“是不是還要問問我家里有沒有一些財產(chǎn)?請等一下,,讓我想一想,,啊,記起來了,,有的有的,,但不算多。去年暑天我穿的幾套舊的汗褂褲,,幾雙縫上底的線襪,,已交給我的妻放在深山塢里保藏著,,怕國軍進攻時被人搶了去,準備今年暑天拿出來再穿,,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財產(chǎn)了,,但我說出那幾件‘傳世寶’來,豈不要叫那些富翁們齒冷三天,?,!”這里說的“國方”、“國軍”和“富翁”,,都指的是國民黨的貪官們,。方志敏是下筆如有神,幾件小事就把共產(chǎn)黨和國民黨的區(qū)別,,把共產(chǎn)黨人的品格,,把“清貧”的內(nèi)涵,說得淋漓盡致,,清清楚楚,。為公還是為私?它是判別真假革命者,、真假共產(chǎn)黨員的試金石,。是一個共產(chǎn)黨員信仰,、境界,、品德、使命的體現(xiàn),。方志敏的“清貧”就體現(xiàn)了“天下為公”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的高尚情懷。方志敏是完全自覺的共產(chǎn)主義信仰者,,他投身革命不圖任何私利,,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后,決心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黨,,交給革命事業(yè),。正因為如此,他對革命道路上的艱難和風險,,看得很明白,,想得很清楚,做好了為革命吃苦,、為革命赴死的充分準備,。他說:“為黨為蘇維埃流血,這是我十分情愿的,�,!薄凹偈鼓苁怪袊褡宓玫浇夥�,,那我又何惜于我這一條蟻命?”偉大信仰是戰(zhàn)勝困難的法寶,,崇高使命是克制私欲的良藥,!一個人真正樹立了共產(chǎn)主義信仰,就能真正知道什么該愛,,什么該恨,?什么是窮,什么是富,?什么是苦,,什么是樂?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一個怎樣的人生,?要做怎樣的共產(chǎn)黨員和領(lǐng)導干部,?我突然想到了焦裕祿,他心中的“公”是蘭考百姓的幸福,,這是他最大的追求,,為了這個“公”,他甘愿忍受艱苦環(huán)境和疾病痛苦,,去改變蘭考面貌,。我又想起了張桂梅,她心中的“公”是大山里那群孩子們,,為了他們能讀書,,她節(jié)衣縮食、舍命工作,,幫助一大批孩子改變了命運,。“窮且益堅,,不墜青云之志,。”我腦子里跳出了很多如焦裕祿,、張桂梅這樣的人和事,。我想,這就是方志敏歌頌的偉大高尚的“清貧”境界和精神,!
矜持不茍,,舍己為公最關(guān)鍵的是“舍己”。古代《論語》就有“克己復禮”之說,,主張約束自己,,控制私欲。而“舍己”則更進一步,,要將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,。方志敏提出“舍己為公”,,認為這是共產(chǎn)黨員必須具備的美德,也就是說是共產(chǎn)黨員必須做到的,。為了“公”而舍己,,就是為了國家和人民,為了革命事業(yè),,必須對自己非常嚴格,,不能有半點私心,甚至要為之而犧牲個人一切,。方志敏有一段非常感人的話,,他說:“為著階級和民族的解放,為著黨的事業(yè)的成功,,我毫不稀罕那華麗的大廈,,卻寧愿居住在卑陋潮濕的茅棚;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,,寧愿吞嚼刺口的包粟和菜根,;不稀罕舒服柔軟的鋼絲床,寧愿睡在豬欄狗窠似的住所,!不稀罕閑逸,,寧愿一天做十六點鐘工的勞苦!不稀罕富裕,,寧愿困窮,!不怕饑餓,不怕寒冷,,不怕危險,,不怕困難,。屈辱,、痛苦,一切難于忍受的生活,,我都能忍受下去,!這些都不能絲毫動搖我的決心,相反的,,是更加磨煉我的意志,!”方志敏一口氣用了五個“不稀罕”和“寧愿”、四個“不怕”,,刻畫出了共產(chǎn)黨人“舍己”的高貴品質(zhì)和堅強意志,!方志敏的一生就是為革命“舍己”的一生,甘愿“清貧”的一生,。當他被捕遭搜查時,,國民黨軍萬萬沒想到,,像他這樣重要的領(lǐng)導人,身上除了一支鋼筆和一塊舊表外,,竟然什么值錢的東西也沒有,。他唯一的財產(chǎn)是放在深山塢里準備夏天再穿的幾套舊汗褂褲和幾雙縫上底的線襪。公與私往往是沖突的,,常常是一道選擇題,。方志敏在面對敵人利誘時,選擇了“舍己”,。為了理想生命都可以獻出,,富貴錢財、高官厚祿哪能讓方志敏有絲毫動心,?他的選擇是“我不愛爵位,!也不愛金錢�,!薄拔夷苌釛壱磺�,,但是不能舍棄黨,舍棄階級,,舍棄革命事業(yè),。”方志敏用自己無私,、清貧,、奮斗的一生詮釋了什么是共產(chǎn)黨員的“舍己”!沒有無數(shù)“舍己”的共產(chǎn)黨員,,哪有新中國的建立鞏固和繁榮富強,!延安整風時,毛澤東為什么要大家讀郭沫若的《甲申三百年祭》,?新中國成立初,,毛澤東為什么要批準處功臣劉青山張子善極刑?就是要全黨引以為戒,,堅持和發(fā)揚舍己為公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,切莫居功自傲、放縱自己,,走向腐敗墮落,。面對公與私,共產(chǎn)黨員一定要做出正確的選擇,。焦裕祿選擇了蘭考人民,,張桂梅選擇了山里的孩子,他們?yōu)樽约旱倪x擇無私付出,甘守“清貧”,。在方志敏,、焦裕祿、張桂梅等等無數(shù)這樣舍己為公的共產(chǎn)黨員面前,,那些私欲膨脹,、驕奢淫逸、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之人應(yīng)該無地自容,!元代張養(yǎng)浩的《山坡羊·潼關(guān)懷古》說:興,,百姓苦;亡,,百姓苦,。這種情形,在共產(chǎn)黨執(zhí)政的今天絕不能出現(xiàn),。只要共產(chǎn)黨始終保持方志敏舍己,、清貧的品格,就能給老百姓帶來永久的福祉,。
矜持不茍,,舍己為公最難的是“不茍”。中國自古以來推崇“不茍”,,把不馬虎,、不隨意、不草率視為君子的行為舉止,,強調(diào)君子要注意一言一行,,嚴格約束自己。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許多注重“不茍”的詞語和故事,,如謹言慎行,、一絲不茍、見微知著,、防微杜漸,,還有“大節(jié)不可失,小節(jié)不可縱”,,“勿以惡小而為之,,勿以善小而不為”,,“慎在于畏小,,智在于治大”等等。后人也常用這些話告誡世人,,要重視小事小節(jié),,從小事做起,否則到頭來會傷害大節(jié),,釀成終生的遺憾,。方志敏用“矜持”與“不茍”搭配,,更強調(diào)了“不茍”的重要和如何“不茍”,主張要嚴謹慎重,,不隨心所欲,。“不茍”必須“矜持”,,也就是要自律,。做到“不茍”是以能否自律為前提的。方志敏深知戰(zhàn)爭的殘酷,,也深知面對的巨大困難,,為了革命的勝利,作為領(lǐng)導者必須嚴格自律,,一絲不茍,,當好表率。他說:“蘇維埃的工作人員,,為戰(zhàn)爭的領(lǐng)導者,,自應(yīng)以身作則,節(jié)衣縮食,,刻苦耐勞,,為著戰(zhàn)爭�,!狈街久舭堰@種自律精神上升到階級覺悟和對黨的忠誠的高度來認識,,他說:“他們?nèi)淌苤壳皶簳r的艱苦,孜孜不倦地為著蘇維埃工作,。這正是他們深刻的階級覺悟,,與對階級無限的忠誠的表現(xiàn)�,!狈街久糇约壕褪恰榜娉植黄垺钡谋砺�,,任何時候都以身作則,嚴格要求自己,。他說,,“首先我自己就做一個模范的遵守紅軍紀律的人�,!狈街久糸L期擔任贛東北蘇維埃政府主席,,并一度兼任蘇維埃財政部部長,掌管大權(quán),,卻從不亂花一分錢,。方志敏的親戚曾向他借錢,方志敏說自己是窮人的主席,管的“花邊”是革命的“花邊”,,一個銅板也動不得,。方志敏“不茍”到了嚴苛的程度。他雖為黨的重要領(lǐng)導干部,,但與普通工作人員一樣,,過著極為清貧的生活。他為了節(jié)約,,作報告,、開會、講話不喝茶,,只喝白開水,。方志敏的“矜持不茍”告訴我們,“公”字是一把尺子,,不管大事小事,,要用“公”來衡量。公是公,,私是私,,公私分明。為“公”而言,,都要“不茍”,,不能越“矩”。有一種議論,,現(xiàn)在當一個清廉的官不容易,,圍獵太厲害,辦法很多,,一不小心就掉入陷阱,。其實并非要刻意去做,就看一個人有沒有一定之規(guī),,非禮莫視,。如此,圍獵者縱有千條之計,,我有一定之規(guī),,不該拿的一點不取,不該要的一點不貪,,又豈能奈我何,?景德鎮(zhèn)一位商人送方志敏愛人一塊布料,方志敏縱馬追趕,,原物奉還,。戰(zhàn)爭年代正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“三大紀律,、八項注意”,,感動了人民群眾,,得到了人民擁護。千里之堤,,潰于蟻穴,,只有常懷公心,做到“不茍”,,甘愿“清貧”,,定能防患于未然,面對金錢不動搖,,面對誘惑不動心,,始終保持共產(chǎn)黨人的傳統(tǒng)美德。
“粉骨碎身渾不怕,,要留清白在人間”,,明代民族英雄于謙寧可為國舍身也要保持高潔的情操,這和方志敏《清貧》表達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,。矜持不茍,,舍己為公,事關(guān)人的品格和操守,。方志敏為此以此文囑托所有共產(chǎn)黨員保持清貧,,做潔白、樸素的革命者,,讓有限的生命為人民發(fā)出閃亮的光彩,。也許這就是方志敏獄中書寫《清貧》的深意吧!
潔白是最美的顏色,,樸素是最雅的生活,,清貧是至高的境界。讓我們永葆“清貧”的高尚美德和偉大精神,!
(作者系上饒市方志敏研究會會長熊良華)
|